<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网购误信假保健品反而害上加害
        时间:2019-12-04  作者:  新闻来源:江苏检察网  【字号: | |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网购销售商品花样繁多。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购物监管漏洞,销售假药。
          2017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等人在河南购买没有任何药品许可证书的“痛必舒”、“喘舒丸”等,之后在网络上进行销售。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宣称,该产品能够治疗风湿、疼痛或者咽炎、咳嗽等多种疾病。
          经查,该种产品没有任何的生产批号。产品外包装、产品说明书等均和药品的外包装、药品说明书近似。为防止被查处,犯罪嫌疑人将上述产品冠以保健品的许可编码。
          经有关部门鉴定,上述产品检测出含有多种对身体有害的国家禁止的药品成分。
          【检察官说法】
          各位网购消费者,病急不能乱投医。网购虽好,但是在网上购买药品必须谨慎。很多不法商家,利用食品编码或者保健品编码绕过平台监管。之后,使用与药品类似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和包装。
          日常消费者患有疾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在网上,特别是不要从没有任何资质的网店购买药品。网上购买的产品可能存在剂量超标、含有激素类物质等问题,服用可能会有效果,但长期服用,必然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建议消费者患有疾病时,切莫病急乱投医。
        案件信息公开
        检察监督
        检察长信箱
        律师联络平台
        检察新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云南省祥云县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滇公网安备 532923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