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检察院检察长 杨志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检察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既体现在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上,又融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机关建设和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中。更基于此,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守望以更温暖的方式付诸现实。
一、建强阵地,锤炼队伍,彰显检察文化生命力
当前,越来越多的检察人形成一种共识,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建设的系统性工程,这对于一个院检察文化的确立、丰富和完善,非一朝一夕能完成,而是需要持之不懈地努力。
近年来,安宁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文化育检”作用,以“我的检察·我的家”为主题,不断强化自身内涵建设。围绕“记忆安宁”“历史烙印”“时代信仰”等主题,打造内容丰富的楼层文化;以云南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弘扬检察文化,彰显思廉、学廉、崇廉良好风尚。适时更新廉政文化长廊展品,精心打造独具检察特色的机关廉政文化名片,确立了“精白乃心、恪遵法纪”院训,自觉将检察官职业道德要求贯穿司法全过程,在实践中和岗位上锤炼、检验职业精神。此外,以安宁市检察院的安宁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为载体,大力培育和创建廉政文化,深入持久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2016年6月至今,安宁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已接待市域内外100余家单位1.5万余人次参观,着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教授、着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对安宁市检察院采取剖析身边典型案例、体验式互动震撼心灵的教育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建设、队伍的建设。为提升干警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安宁市检察院以教育培训为切入点,开办“安宁检察讲坛”“微型课堂”“道德讲堂”三大讲坛,作为干警长期接受培训、学习交流、促进发展的综合平台;以岗位练兵为着力点,针对岗位职责需要,采取“观、研、考、赛”等模式,通过教育培训、文化熏陶、舆论宣传、实践养成等方式,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精神。通过开展岗位能手、业务标兵活动,成功创建了云南省巾帼文明岗、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昆明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同时,以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为载体,丰富检察文化建设内容。通过积极挖掘、培养和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使检察文化得到更加生动形象的诠释,让检察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 “侦防业务标兵”、 云南省检察机关“全省检察机关预防素能比武优胜标兵”等受国家、省市级表彰的30个先进集体和59名先进个人,其中有8个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检察业务与检察文化互促共进,安宁检察人的“文化育检”之路越走越宽。
二、人文关怀,凝心聚力,提升检察文化影响力
检察文化重在建设,渗透于检察机关职能工作、日常管理、干警生活及其他活动,是检察干警为民执法、严格执法、认真执法和规范执法的内在需要,更是助推全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安宁市检察院一方面健全基础文化设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大资金投入,精心打造了舒适温馨的开放式书吧、轻松休闲的电子阅览室、催人奋进的荣誉陈列室、清新怡人的“悦读驿站”、小巧精致的检察文化园林等文化场所,为检察干警提高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提供良好的平台,成为了干警工作之余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和朝气蓬勃干工作的“加油站”。被云南省、市总工会评为云南省总工会职工书屋、书香昆明公共阅读服务示范点。另一方面,实施人文关爱,建成了干警食堂,增设了加班临时性休息室,解决干警就餐、加班休息的问题;实施健康关爱,定时播放工间音乐,提供咖啡和点心;定期为干警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生活专题讲座;每周两次组织女干警集中进行健身操、民族舞、瑜伽等健身培训;设立健康小屋,小屋内设有血压计、血糖测试仪、常备药品等;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干警提供心理咨询,使检察工作有健康的心理保障。我院被安宁市授予“健康单位”“无烟单位”“优秀妇女之家”等荣誉。
与此同时,安宁市检察院不断扩大检察文化宣传成效,提升检察文化的辐射力。以“举报宣传周”“民行宣传月”“四进四服务”等活动为契机,深化检务公开,推行阳光检务,;制作《廉花别样红》《检徽闪耀》《聚力》《誓言无声》《守望的力量》《文润检魂》等10部专题宣传片和《安宁检察》栏目在省市电视台、安宁电视台播出,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树形象;出版内刊《安宁检察》,成立新媒体工作室,构建检务公开新常态,打造“指尖上的检察院”,利用电子大屏幕、检察内网、检察微博、检察微信、QQ群等扩大宣传覆盖面,回应社会关切,传播法治正能量。依托“安宁检察”微信公众号和安宁广播电视台,打造预防微广播栏目“预防好声音”。通过“聆听廉洁故事”,在“微阅好书荐读”和“警示忏悔与剖析”栏目中,促进检察公共关系。
文化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概念,是团队凝聚最主要的外因,也成为了安宁市检察院文艺创作的源泉。围绕着工作主题,积极开展文学、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等文艺创造,产生了舞台情景剧《你能看见》,摄影作品《责任》《村里来了美女检察官》等优秀作品。同时,结合“我们的节日”和重大节庆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书画摄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检察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宣传成效,促进检察公共关系,凝聚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安宁检察人正在以充满活力的脚步,在检察之路上不断前行。
三、创新机制,互促共进,激发检察工作创造力
“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检察文化,就会失去检察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新时代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有助于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在“文化育检”作用下,检察文化已经成为安宁市检察院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安宁市检察院先后与云南大学、云南警官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建立检校合作关系,并依托高校资源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检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水平,5名干警被评为全国、省市级检察业务专家;参与的国家级课题《刑事卷证制度改革研究》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申报的精品课题《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职务犯罪侦查细节与质量》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精品课程”;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20余个调研课程获得省、市检察机关和政法系统调研成果奖。
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党建工作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近年来,安宁市检察院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保障、忠诚担当铸辉煌”为主导,切实在夯实基础、树立品牌、引领示范方面下功夫,精心打造具有检察特色、亮点突出、实效明显、群众认可的基层党建精品项目。党建工作连续4年在安宁市机关考核中名列第一,党总支连续3年获评“螳川党建精品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被昆明市委组织部授予“2017年度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2017年度昆明市机关示范党支部”称号。党建工作已成为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成为了安宁市检察院一块响亮的工作品牌。
近年来,安宁市检察院以“文化育检”入手,向“文化强检”提升,把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工作的“结合点”放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让检察工作成效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回应民生诉求实效上得到体现。安宁市检察院先后形成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补植复绿”、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安宁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不良信用查询、派驻街道检察室巡回检察、“两法衔接”检察官派出办公室等9项获优秀成果奖的创新机制,形成了立足岗位谋发展良好氛围。相关业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年度报告”“云南省十佳案例分析”“云南省预防职务犯罪优秀警示教育基地”等荣誉。2015年以来,安宁市检察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文化示范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届“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提名奖、全国检察机关“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云南省检察机关“集体二等功”、昆明市法治机关、昆明市法治文化示范点等殊荣。
总之,检察文化建设是贯穿检察业务各个环节的系统性工程,在深入研究检察文化内涵特征、发展规律、发展思路等基本问题后,精准把握地域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引领,才能真正发挥好检察文化引领、渗透、凝聚、塑造作用,使干警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激发检察事业新动力,展现检察人新作为,推动检察业务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