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理范某等3人洗钱案过程中,检察机关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收集固定与上游毒品犯罪关联证据,核查梳理毒品犯罪关联银行账户32个,涉及交易流水5787万元,追缴洗钱金额987万元,彻底斩断毒品犯罪资金链条。”6月22日,云南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并发布惩治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毗邻我国主要毒源地“金三角”地区,边境无天然屏障,非法便道、小路纵横交错,是中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云南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跨境毒品犯罪、制毒源头犯罪、大宗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快捕快诉了一批重大案件,有效遏制了毒品犯罪高发势头。
“打财断血”摧毁毒品犯罪经济基础
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范某等3人洗钱案广受关注。2019年7月,曲靖市公安局抓获毒贩吴某,当场从其驾驶的车上查获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18573.72克。后查明,吴某之妻范某等3人提供账户协助吴某转移资金或将资金汇往境外,为吴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办案过程中,曲靖市麒麟区检察院积极引导侦查机关调查取证,围绕犯罪团伙毒资流向、相关人员通讯记录等夯实证据,精准指控,最终使3名“零口供”被告人依法受到严惩。曲靖市检察机关以此案为契机,建立与人民银行、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规范了案件线索移送、案件信息共享等工作流程。
毒品犯罪是典型的逐利型犯罪,犯罪分子获取巨额利润后,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转移、清洗犯罪所得及收益。因此,检察机关在保持对毒品犯罪高压严打态势的同时,强力推进“打财断血”。
在边境立体化防控和对毒品犯罪高压严打的共同作用下,境外毒品入境受阻,云南毒品犯罪总量下降。据悉,2021年1月至今年5月,云南省检察机关共审查批准逮捕毒品犯罪案件3701件4564人,提起公诉4921件6273人。与同期相比,批捕、起诉毒品犯罪案件分别下降38.01%和19.02%。
然而,犯罪团伙化、专业化、大宗化趋势明显,毒品犯罪与洗钱犯罪等交织情况突出。对此,云南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涉毒资产调查和反洗钱专项工作,引导公安机关深挖毒资去向,依法提出没收涉毒资产处理意见,最大限度追缴犯罪所得。
遏制新型毒品向青少年渗透
通过对近年来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云南省检察院发现新型毒品犯罪逐年增多,危害群体大多为青少年。由于外包装迷惑性强、不易识别,新型毒品犯罪的主观明知认定难、打击处理难。云南省检察机关加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力度,细化证据审查,夯实证据基础。同时,检察机关依托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的沟通,定期梳理研判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办案质效。
2018年9月,安宁市某职业学院学生王某、徐某伙同未成年人席某,在该学院等地多次向多名在校学生贩卖毒品“叶子”,后被抓获。被查获的毒品“叶子”中,均检出新型毒品成分。针对该案危害对象主要为青少年学生的情况,开庭时,安宁市检察院组织某职业学院师生到庭旁听,并向学校师生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册,引导青少年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2021年以来,云南省检察机关成功办理了38件涉氯胺酮、合成大麻素、LSD等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案件,积极遏制新型毒品向青少年渗透。
聚焦溯源治理织密禁毒防护网
近年来,云南省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手段,促进对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全方位营造全民禁毒良好氛围。以落实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为契机,该省检察机关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寄递安全等领域溯源治理。
在办理岩某运输毒品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将快递公司存在的监管漏洞和安全隐患线索及时移送,与邮政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寄递安全问题治理,切实推动“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寄递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
此外,检察机关与当地邮政管理、公安、海关等部门沟通协作,先后开展调研座谈74次,建立联动机制和出台规范性文件38项,走进寄递企业、网点开展专项检查56次,开展面对面送法、普法宣传77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