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首页>云检要闻>省院

        教育整顿 · 榜样 | 张维婷: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把每一桩案件办成铁案​

        时间:2021-09-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6年,从青春热血到使命担当,她的从检生涯,从青涩稚嫩到挥洒自如,好像一颗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份职业给她的历练,这是领导和同事的倾囊相授,这是无数小案大案赋予她的成长。她是云南省检察院检察官张维婷。
          26年里,她参与办理过刑事案件近700多件,经历过庭审千余次。而“执法为民、客观公正”一直是她作为一名检察官不曾改变的信仰和准绳。这十多年,她有幸参与了几起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在这些案件的公诉中,她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坚定了检察人心中那永恒的信念与热爱——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民请命、稳安天下。
          使命担当 ,守住底线、公正客观
          2009年,李昌奎奸杀同村女孩后又将女孩3岁的弟弟杀害。该案一审判处死刑,二审改判死缓。2011年7月,云南省高院启动再审李昌奎案。案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这是张维婷到省院后参与办理的第一起复杂案件,接到这个案件的公诉任务后,她激动、紧张又倍感压力。
          如何才能做好这个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再审公诉案件?她认真分析了案件在一审、二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两万字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案件审理意见。当庭表示李昌奎属于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犯罪分子,对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罚当其罪。李昌奎虽自首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最终,该案在办案组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撤销了原二审的判决,改判李昌奎死刑立即执行。
          这起案件不仅平息了舆论,也得到了关注此案的网友和法学专家的认可。
          这个案件让张维婷意识到,办理案件不能只靠一腔维护法律正义的热血,更要用最朴素的正义观看待案件,站在人民的立场来审视案件,让公平正义立体、鲜活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对党忠诚、执法为民最真实、最生动的体现。
          2011年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张维婷是出庭公诉人之一。这起案件造成我国13名同胞遇害。“国外的罪犯在我们中国的船只上残忍杀害了我们的同胞,这场官司这不仅是为了公平、正义而战,也为我们死去的13名同胞而战,为人民而战,更是为了扞卫司法尊严而战!”
          湄公河“10·5”惨案因为案情重大,云南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在案件调查非常有限的两个月时间内,检察官们面临着境外取证、语言沟通障碍、寻找证人等重重困境。两个月的时间里,张维婷和她的同事几乎每晚都工作到凌晨2、3点,临近审判,几乎是通宵达旦工作。
          开庭当天,主犯糯康当庭翻供,拒不认罪,糯康翻供是检察官们之前就预测到的,“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是,2号主犯桑康也当庭翻供并且否认糯康的犯罪事实。如果我负责的3号主犯依莱也继续翻供,那么这场庭审就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在短短5分钟时间里,张维婷脑子高速运转,“我该怎么办才能让3号主犯伏法?”轮到她发问时,她放弃原有的讯问提纲,重新组织讯问问题,环环相扣,当依莱最终指出糯康的犯罪事实时,张维婷那颗心总算落了地。
          法院最终宣判主犯糯康、桑康、依莱执行死刑,而宣判的那一刻,她看到旁听席上大部分人都落泪了。“我们的正义得到了伸张,我国的法律威严,守住了!”
          也正是这次案件审理的成功,张维婷和她的团队获得了许多殊荣,这也让她在任何时候都坚定地告诉自己:为民服务,守住客观、公正这个底线,才是一名检察人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不漏一案,不漏一罪,不漏一人
          还社会以法治信心,不漏一案,不漏一罪,不漏一人,让罪犯得到刑法的严惩,让审判依法客观,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到公平正义。
          一个曾经被执行死刑的罪犯,时隔21年,又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孙小果案在社会上引起一片舆论哗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内幕?
          2019年,张维婷参与了孙小果案件的办理,这个案件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是一件“再审之再审”的案件,每一步都需要认真严谨求极致的去做。
          为了全面还原案件事实、保证庭审效果,必须找到当年的被害人进行核实,然而,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被害人依然不愿意面对过去难以抚平的伤害。她们中没有人愿意说出当年刻骨的伤害。
          “从情感上说,我不愿意再去触碰被害人的伤口,给她们造成二次伤害,但从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我必须通过她们的陈述强化证据效果。”张维婷不断地通过短信与她们交流,一点一滴的和她们建立联系。当她看到被害人手上当年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被烟头烫伤的疤痕和她眼中透露出的伤痛,那一刻,“我告诉我自己,这场硬仗我们必须赢”。
          一次次直面较量,一遍遍艰难取证,一点点查实铁证,打伞破网,最后,张维婷和她的团队赢了。在法庭上,孙小果最后陈述的那番话,她至今还记得,他说:“感谢检察院,感谢法官,20多年来,让我第一次这么完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犯罪证据。”
          案件宣判后,张维婷收到了被害人给她发的短信:“衷心的谢谢您,您辛苦了!惩恶扬善铲除恶霸。”当她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今天,我们应该向每一个扞卫司法正义的奉献者致敬,每一位为了追求真相,扞卫法律尊严的法律工作者致敬。”张维婷说。
          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从云南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检察院走到云南省人民检察院,20年多前,张维婷看着公诉人出庭公诉时敏捷的思维、睿智的洞察力、慷慨激昂的陈词、无懈可击的辩论和指控犯罪时义正辞严的风采,她渴望,那就是她。26年后,她和她的同事们在肩负着为民请命,为公平正义而战的路上,她成为了她。
          这些年,每宗小案大案中,张维婷体会着人世的酸甜苦辣,也曾遇到过让她难以释怀的个别明知犯罪但无法找到铁证的案件,留下无限遗憾。
          有人经常问她,作为公诉人,经常接触犯罪分子,你害不害怕被报复?每当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她都会想起在有一年大年三十那晚的经历。黑夜里一辆摩托车一直尾随着她,背后传来的男子的声音:“张检察官,你是张检察官吗?”她心里其实很紧张,男子接着说:“张检察官,我出来了,我找了你好久。”男子说:“我找你就是想谢谢你,感谢你当年办案的细致、客观,庭审时你说我认罪态度良好,建议法庭从轻处理,所以我少判了几年。我出狱后找了一份工作,不会再违法了。”
          这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这几句话所带来的力量,得以让她在每一个与案件死磕的日夜里鼓舞着她、也警示着她,作为检察官应当将客观公正贯彻到每个办案环节、每项工作中,让犯罪者通过审判获得真正的“重生”。 
          头顶国徽,心系民生。闪光的检徽代表着国家的法律尊严,代表着社会的公平正义,选择了佩戴检徽,就意味着选择了惩治罪恶,保护人民!意味着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张维婷依旧在检察官的岗位上审慎、认真、极致地做好每一桩案件。她笃信,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力行胜于多言;她也始终牢记检察人客观公正的使命担当,把职业当作事业,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