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面对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即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治理餐饮浪费现象。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不让厉行节约之风成为一阵风,让检察干警不敢浪费、不能浪费的长效机制。
安徽
食堂监督员是个“狠”角色
“多备、少做、多补”拒绝浪费
作为安徽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委派的本月食堂监督员,检察干警张俊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监督食堂管理工作。他一方面要收集机关干警对用餐的意见和建议,并监督相关改进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对干警用餐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加强现场监督,如果发现哪位用餐人员剩余饭菜过多,必须当即指出、要求改进,并向其所在部门通报。
自2012年6月起,安徽省检察院就成立了由分管院领导担任主任,机关各内设机构及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堂管理委员会。在安徽省检察院机关干警心目中,食堂监督员是个“狠角色”,因为他会尽心维护干警在就餐上的合法权益,也会对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现象下“狠手”、出“重拳”。
8月18日中午,记者饶有兴趣地探访了安徽省检察院机关食堂。一进食堂就看到干警们正有序地排队刷卡、领取餐具。“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的倡议书和宣传海报张贴在墙壁的醒目位置,每个圆形餐桌上都摆放了文明用餐的“温馨提示”。该院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怡告诉记者,这些倡议和提示旨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干警节俭用餐,吃多少打多少,不剩饭不剩菜。
据金怡介绍,为节约开支、减少浪费,在保证大家能吃饱的情况下,盒饭每天配置的荤菜量比以前减少近三分之一。在公务接待管理上,安徽省检察院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开支标准,严禁无实质内容接待,确需接待的,则从严控制接待人数和陪餐人数。
今年7月下旬,安徽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主持召开检察长办公会,认真学习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文件精神,把过“紧日子”的要求,细化到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实化到公务开支的每一件事。此次会议还专门强调,要全面梳理食堂支出,科学设立用餐标准,减少食堂不必要的开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据了解,多年来,为杜绝食堂餐饮浪费行为,安徽省检察院从各环节严格把控,以推动节俭之风形成。比如,在供应餐食上,坚持“多备、少做、多补”原则,根据日常就餐人数和就餐需求,尽量做到精准供应,同时对上一餐遗留做合理配置。自实施该制度以来,该院餐厨垃圾的数量明显减少。
广西
取消自助餐推行点餐制
用餐改革遏制餐饮浪费
“既要保障食品卫生,又要尽可能丰富菜品,满足检察干警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多次对餐厅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自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后,该院食堂取消自助餐,推行“点餐制”,通过用餐改革积极遏制餐饮浪费现象。
记者了解到,该院在多次向全院干部职工征求食堂用餐模式意见的基础上,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和行装处共同完成了机关食堂由自助餐改为“点餐制”改革。
“改成点餐制之后,食堂工作要做到几个精准:精准预估每日用餐人数;精准预备食材;精准预判出菜量。同时,利用好食材,一料多菜、一菜多味,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该院后勤服务中心主任黎晴说。
“以前自助餐菜品多达20多道,厨房必须提前制作好菜品,由于每天就餐人数差异较大,很容易造成浪费。”机关食堂的邓经理介绍说,采用点餐制后,可以根据就餐人数合理设计上菜时间和份量,热菜少炒勤炒,定时适量供应,用完再上。就餐形式改变后,该院的厨余垃圾明显减少。
为减少浪费,该院食堂加强食材管理。一方面在采购环节减少浪费,加强食品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做好食品储存保管,防止腐烂变质造成浪费。
在推行“点餐制”同时,该院还在机关食堂开展了“文明餐桌”相关活动。组织党员向就餐人员发出“文明用餐健康新风尚”倡议书,通过LED显示屏、内网等大力宣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倡导崇尚节俭、科学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和饮食文化,营造“节约食品、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要求就餐的检察干警自带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及浪费。引导就餐人员吃多少点多少,尽量不剩饭不剩菜,努力形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
上海铁检
小程序助力精准点餐
“上铁检订餐”每年节省5万元
入秋的上海依然炎热。到了午饭时间,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简称“上海铁检”)食药专办组检察官马珣用门禁卡在领餐窗前的屏幕上一刷,即刻出现一串信息:一大荤、两小荤、一素菜的菜名,连同马珣的名字。刷卡、配餐、取餐,一分钟搞定。同其他干警一样,马珣使用的是该院自主研发的“上铁检订餐”小程序。
早在2018年8月,上海铁检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时,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云就与信息技术部门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看到每天食堂剩余的饭菜被倒掉很是心痛,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开发一款手机软件服务干警点餐,点啥拿啥,拒绝浪费。”该院党组为此还专门立了项。技术部门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在微信嵌入的小程序中开发出精准点餐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断结合干警需求更新完善。如今,下拉手机微信客户端小程序,就可以看到“上铁检订餐”。
该院干警向记者展示了这款小程序的操作方法:首先扫码注册用户,成功后进入微信小程序“上铁检订餐”开始点餐,程序对菜品实行数量限制,每人点餐不能超过一大荤、两小荤、一素菜的标准。在小程序上可以预定一周的菜单,这样便于食堂准确计算出每天大荤、小荤、素菜、面食的数量,然后按需购买食材,精准化服务,做到不浪费一米一饭。遇到临时外出不能在食堂用餐的情况,干警可在就餐前一天下午4点前删除订餐信息,避免浪费。
“有了这个小程序,食堂可以做到精准服务每位干警,不仅购买食材可以更精准,而且还节省了约20%的油盐酱醋,一年下来,食堂开支可节省5万元到8万元。”食堂负责人黄玉凤说道。该院干警告诉记者,以前食堂提供的午餐不合自己口味的,经常是吃几口就倒了,确实很浪费。使用“上铁检订餐”之后,点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自然不能浪费。
记者在该系统后台看到,自2018年11月上线以来,该院100多名干警通过系统订餐47715人次,菜品种类繁多:大荤151种、小荤149种、素菜101种、面点13种,各类数据一目了然。食堂大厨告诉记者,点餐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也让他们更了解大家爱吃什么,减少了因为不喜欢导致浪费的情况。
吴云说:“上海铁检作为全市集中管辖食药案件的检察机关,在保卫舌尖上安全的同时,更要用实际行动做爱护粮食的模范,做粮食安全的守护者。”近日,该院在党组会上层层部署,强调各党支部严格落实“光盘行动”。同时,将每日干警就餐“光盘”情况纳入季度的支部考核中,把“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干警身上。
伊金霍洛旗
“我践行我承诺”
用实际行动让勤俭成为新风尚
“我承诺吃饭光盘、出门关灯、随手关电。”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在“我践行我承诺”公示牌上,干警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异常醒目,承诺背后是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党组和全体干警厉行节约的实际行动。
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党组自2016年开始推广“我践行我承诺”活动。每年年初,每位干警向全体同事公开承诺一件事,并在承诺完成后提交证明,由院党组对践行情况评估打分,公示考核结果。
近日,为了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落到实处,该院党组组织开展了“AI光盘行动”全员参与活动,鼓励干警及家属使用“光盘行动打卡”小程序,真正让“光盘”成为新时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了让干警们特别是年轻干警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认识,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党组还利用党员活动日等契机,组织干警到联合共建村集体土地参加农业劳动,从开荒到收割,村民们口中的“秀才们”深深体会到了田间劳作的辛苦。
“老板,打包!”每次外出吃饭吃多少点多少,点多了打包也是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党组倡导的行动之一。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额尔登达来告诉记者:“一开始有人会不理解,甚至笑我们‘穷’,但是我们觉得还是要坚持,我们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公共利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粮食中来,让我们党倡导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除了餐饮,该院还将节俭理念贯穿于公车使用、办公用品申请等各个环节,使用前申请、分部门登记、定期公示公开,横向对比,让公务损耗更直接明了。
“我们将开展一次家庭废物利用的公益活动。”小谋划中显示的是伊金霍洛旗检察院党组“厉行节俭”的实作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让生硬、简单的展板变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检察作为和司法温度,让勤俭之风成为一种新实践、新风尚。
(来源:转自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