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口是两千多年来西南各族人民在崇山峻岭中内联昆明、成都,外联交趾(越南)的“南方丝绸之路”第二条通道。河口山腰铁路口岸海关监管货场,百年滇越铁路从这里通向越南的海防港。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2017年12月19日中亚(云南开远--越南海防)米轨国际货运班列首发,全程622公里,运行时间约68个小时,比先前运行时间减少12个小时。首发以来开行582列、发送货物24.63万吨。昆明海关“科技+改革”双重用力,让这条“活化石”级的米轨铁路载着“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横贯穿梭于滇越两地山岭之中。

用科技为通关提速
在昆明海关隶属河口海关监控指挥中心,监控大屏幕下整个山腰铁路口岸的实时状况尽收眼底,关员小李正拿着一台类似平板的海关“移动单兵查验终端”攀登列车对红磷集团申报出口化肥进行查验作业。“关员可以直接在平板上进行照相录证、结果录入等工作,替代以往返回办公室打印纸质单证、手工填写查验结果等环节,实现了查验作业的无纸化”,小李说。智能化的监管设施设备为中亚班列货物的管得好、通得快提供了强大助力。

用改革让企业受益
今年4月20日,原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监管流程“串联”改“并联”,口岸真正实现申报、查验、放行“三个一”。同时河口海关根据班列运行时刻推出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建立与铁路部门、企业点对点的服务机制,确保中亚班列即到即办即离。
“以前报关、报检需要两头跑,现在只进一扇门就可以完成原来两个部门的业务流程,现在还取消了通关单,我们进出口企业的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改革获得感”,小刘说。云天化集团红磷分公司是距离越南最近的大型磷复肥生产企业,是中亚班列的开通运行、海关系列服务措施的最大受益者。中亚班列开通以来,云天化集团通过中亚班列进出口货物11.52万吨,进出口货值1.21亿元。

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通关、物流效率就是竞争市场的主要因素,通关、物流成本的降低为加速滇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产品辐射力提供强力保障,为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
2017年7月1日海关通关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企业可以在全国任一海关完成申报、缴税等海关手续,避免了在属地和口岸海关两地来回跑,实现了“关通天下”。“最大的感受就是每票货物的通关时间减少了,坐在家里通过‘单一窗口’系统完成申报和缴税,我们出口越南的化肥便可通过中亚班列当天清关出境”,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小刘说。自去年12月19日中亚班列开通以来,河口海关驻山腰办事处累计为中亚班列办理结关通关一体化报关单721份,监管货值4.28亿元。